上圖:自己做的泡芙。

-------------------------------------------------------

今天把冰箱的東西倒掉...把自己做的餅乾吃了...,

那種難受的心情讓我想起小時候奶奶很愛做各式各樣的小吃和做菜給我們吃,

每每出去外面吃餐廳時他總會念:「這好貴!這我也會做,回去我做給你們吃,不要浪費錢。」

於是隔幾餐的飯桌上就會出現亞型菜色,有時候真的很好吃有時則不,

老實說畢竟外面能開店的一定有兩把刷子,白白都是紅燒魚,吃起來味道就是有點不同...,

在酒足飯飽後奶奶的新菜若還有剩,

奶奶總會任性的說:「算了,你們都不吃,我自己吃、、、以後都不要煮好了,你們也不準再去買!!」

那時候我們聽了心理也很不是滋味,

我內心會吶喊著:幹嘛要我們承受這些事情,這是你自己想要做的阿!!

-------------------------------

上圖:分享給我的朋友們享用^0^

 ------------------------------

那聲音迴盪飄著十幾年後,廚房的身影逐漸變成一個30歲男人的影子,

這陣子開始做點心的我,有時候當然常常會失敗,

也許做了十次才會有一兩次的成功,心情隨著出爐的點心而高低起伏。

為什麼會想做點心呢?

除了希望獲得那種看著彷彿是自己孩子出生搬得成就感外,

更希望的其實是看到別人吃下時那種喜悅與驚喜感。

看著別人愉快的表情,自己也會變得開心許多,是種覺得自己做了好事的感覺~,

喜歡看著別人的微笑,這應該是我的天性吧。

 

只是當有一天自己做的點心不被喜歡時,或是都沒有人想要碰時,

內心看著這些自己的孩子,就有種「嫁不出去的女兒」的心情,

內心開始會感到難過和自責,覺得自己沒有生好(明明彼此就沒有血緣關係 哈)

最後甚至索性想要自己處理這些孩子...。

在我處理(倒掉)這些食物時,我突然感覺到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好像奶奶,

體會到奶奶的當初的任性,當初的遺憾還有

當初的失落...,我想不只是我們當初的吶喊,奶奶在心中也是在吶喊吧

 

可是我也知道這些努力怎麼可以期待別人都會接受呢?

就像是那些年的電影裡面說得:很多事情都是徒勞無功的。

我們怎能期待每件事都要有回報、都要是別人喜歡呢??

在開始覺察到這些時,我開始問問自己,

我有跟奶奶同樣的心情,同樣的感受時,我可以有不同的反應跟想法嗎?

 

那些聲音飄進來後

我想說 謝謝你 讓我體會了這些

我的餅乾孩子 你們都很好

在製作你們的過程中 我學會了很多

謝謝你們讓我參與了你們的成長

當我這樣說了後

我更著實發現

我用別人喜歡不喜歡作為自己這件事情的評價與優劣

是多麼可惜的事情...

過程中的喜悅和學習 才是我想要的 也才是我真正感到快樂的地方阿

過去那些聲音慢慢飆進了廚房,

飄進了我的耳邊...我不禁莞爾一笑,

一家人阿還真像。

我知道家人影響我很大

就是因為這麼大 所以更容易視為理所當然...

上圖:杏仁脆餅(貝殼、大便傻傻分不清 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llhow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